查看原文
其他

轻度周末 | 透过酒杯,得见灵魂——电影《酒精计划》

秦柯 糖酒快讯 2023-04-13



何谓青春?

梦。

何谓爱?

梦的内容。

——索尔·克尔郭凯尔

文/秦柯



见识所限,想不起哪部艺术作品曾如此认真地探讨过酒与⼈⽣的关系,考虑到酒对我们⾝处的这个世界所具有的那种不⾔⾃明的重要性,⾦棕榈和奥斯卡以最⼤热情对它予以褒奖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影⽚开始,⼀场由学⽣纵酒狂欢引发的公共事件导致学校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零酒精政策”,这个事件却让四位陷⼊中年危机的男教师从中找到了⾃救的灵感。


在沉闷的⽣⽇聚会上,⼼理学⽼师尼克莱告诉其他三位好友同事:⼼理学家芬思·斯卡德鲁德认为人们之所以缺乏激情和魅力,是因为血液里缺少了0.5‰的酒精。一旦解决这个问题,人将进入一种更加放松、镇定、有趣、开放,而且更为大胆的理想状态。


说者⽆⼼,听者有意,正⾯临家庭与事业双重危机的男主马丁决定亲⾝实践这个充满浪漫主义⾊彩的学术假设。


出⼈意料,实践产⽣了神奇的效果,这位正因课程内容乏味、成绩糟糕⽽⾯临学⽣与家长集体弹劾的历史⽼师,仅⽤⼀堂妙趣横⽣的教学课瞬间摆脱了困境。酒精作⽤之下,他仿佛寻回了年轻时代作为明星教师的那种久违的热情与⾃信,整个⼈再度充满创造性与⼈格魅⼒。短短⼀天,他不仅在课堂上征服了学⽣,下班后也以风趣亲切的⾔⾏,从被妻⼉长期⽆视的透明⼈重新成为这个家庭的中⼼。


发⽣在马丁⾝上的美妙变化⾃然引发其他三位好友的注意,他们决定让这种变化也在⾃⼰⾝上发⽣。为了使整件事情“看上去不像是⼀场胡闹”,在尼克莱的主持下,⾏动被制定成⼀场社会学和⼼理学意义上的沉浸式学术实验,即“酒精计划”。


为此,他们制定了明确的实施目的(“为了收集酒精对心理层面、语言用词以及心理年龄产生的影响, 以此验证斯卡德鲁德的理论,同时要证明酒精对社交能力和专业表现的提升”)、原则(“每天摄入酒精控制在0.5‰,并且不在下班和周末时间饮酒”等等),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第⼀阶段的实验取得了超乎预想的成功,马丁奇迹开始在每个⼈⾝上发⽣。尽管由于体育⽼师汤⽶的疏忽导致校⽅开始追查有⼈违反禁酒令的⾏为,但这并未引起他们真正的重视,出于对更精彩⼈⽣的渴望,四⼈⼀致同意将酒精计划继续向前推进。


计划进⼊第⼆阶段,他们抛弃了斯卡德鲁德的“0.5‰定律”,将实验目的调整为“记录达到最佳专业水平和社交表现所需要摄入的酒精量”。


⾃此,事件的⾛向随着他们引⼈侧⽬的兴奋状态开始变得不确定起来。


马丁先是在公司晨会中由于过度的社交亢奋⼀头撞在墙上,进⽽在课堂上,他又⼤胆地将醉酒作为⼀种美好体验分享给班⾥的学⽣。同样,其他三⼈也各有精彩、精进的专业表现和⼈际改善。在这个过程 中,酒精浓度则在不知不觉中被悄然提升到了1‰——如果按照我国惯⽤的计量⽅法,这已然接近了“醉驾”的标准。


⼀⽅⾯,学⽣、同事以及家⼈对他们忽然焕发的迷⼈活⼒报以极⼤的惊喜和欢迎,另⼀⽅⾯,包括他们⾃⼰和电影观众在内,似乎每个⼈的热情背后都隐含着某种⾯对失控变量的紧张与不安。


然⽽,成就感带来的诱惑、逼近完美⽣活的可能性已经迫使他们⽆法理性地终⽌这场酒精计划,以“保证计划学术研究价值的完整性”为借口,他们义⽆反顾地开启了第三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行动目标,已经被设定为“对最高水平的酒精摄入量进行研究,以观察人们在酒精作用下究竟能够实现多大尺度的心性解放。”


开始前,出于固有的理性,他们为第三阶段制定了“在私密空间进⾏,以避免对他⼈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扰”的⾏动原则,但随着“点燃”状态(斯卡德鲁德语,⼤意是指突破理性承受范围之后进⼊越喝越想喝的终极宣泄情绪)地迅速出现,这种形同虚设的理性防线对他们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约束作⽤。


酩酊⼤醉、失去控制的他们冲上街头,光天化⽇在超市、公园、湖边等公共场合游荡胡闹、惹是⽣⾮。直⾄深夜,精疲⼒尽的四⼈才以种种最为不堪的⽅式出现在各⾃家⼈⾯前……


真相使身边的人们发现,原来这不过是现实中上演的一场道林格雷式的幻象,因此也就注定无法逃脱道林格雷式的幻灭。幻灭之后,本就千疮百孔的人生,已然遍地狼藉:混乱的更加混乱,孤独的更加孤 独,平庸的终究不能就此卓越,而不爱的,终究也还是不爱了——被短暂点燃又重归失望的妻⼉,最终还是黯然离开了马丁。


酒精计划以⼀种极为残酷的⽅式告终——天性孤僻的汤⽶深知⾃⼰再也不可能⾯对过去的⽣活,于是他选择了⾃杀。



如果故事结束在这⾥,它便是⼀部彻头彻尾的反酒精作品,但标榜以复杂⽽深刻的丹麦电影显然不屑于如此简单和浅显,更何况导演和男主是曾经联⼿贡献过⾖瓣神作《狩猎》的温特伯格与麦叔。


⾃从王尔德写出《道林·格雷的画像》——或许其艺术观念更早可以追溯到浮⼠德——为永葆青春⽽与魔⿁签订契约的故事就⼀直是⽂学和影视的⼀个情节类型。我个人愿意将《酒精计划》归入这一类型——而且是这一类型中唯一的现实主义杰作——但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创作者的初衷是将酒精和酒定义为契约异端的撒旦,它绝不是对含酒精生活的妖魔化与简单指责。


有⼈说每个⼈⼼中都住着⼀个道林·格雷,⽽事实上,每个⼈⼼中又何尝没有住着⼀个⼿拿契约的魔⿁?这场交易本⾝就是灵魂的内部冲突,⼈性中的美好与善良,时刻直⾯⼈性中的⾃私与贪婪,有谁能够在理智的持守与⼼灵的解放之间游刃有余地排布⼀切道德与欲望呢?


酒,出⾃造物,以喂养世间的灵魂为任。因此也⽆所谓爱者口中的琼浆⽟液,更⽆所谓憎者口中的销⾻毒汤,是⾮善恶不取决于酒,⽽取决于灵魂本⾝。若有幸喂养了灵魂⾥的美好,灵魂也便因酒而愈加美好;若⽆辜喂养了灵魂⾥的邪秽,灵魂也就因酒而愈加邪秽。酒⾃有其在,⽆须僭承其功,⽆须枉受其过。


从这个⾓度上说,《酒精计划》所要讲述的本质,倒可以说无关于酒了,其实也无关于四个男人的中年危机,甚至无关于本文开头的那句“酒与人生的关系”,它只是透过一杯酒让我们得见彼此的灵魂,它讲述的是失去与拥有,是面对不可避免的失去和注定短暂的拥有,如何让幸福成为生活的真实,至少成为一种可能。


⾄此,突然回想到⽚头所引⽤的那段诗句,我才恍然原来参悟半天的主题其实创作者早就开宗明义地告知了所有⼈: 


何谓青春?

梦。

何谓爱?

梦的内容。


青春注定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紧紧守护青春的遗产——爱,爱是我们抵抗失去的唯⼀武器。


与同样备受戛纳和奥斯卡肯定的《狩猎》、《更好的世界》等作品⼀样,《酒精计划》也继承了丹麦电影有个明亮结尾的光荣传统。作品的高贵之处也正是在于让主人公摆脱魔鬼契约的方式并非是简单粗暴的“珍爱生命,远离酒精”,而是重新建立起他们与酒精之间的美好关系,实际上象征着重新建立起人们与自己、与他人、与现实生活、与身存的这个世界之间的美好关系,这才是真正的救赎,也才是终极的救赎。


在影⽚的最后,三个⼈依然可以⼀边讨论⼯作与⽣活,⼀边品味美酒带来的快乐;教⾳乐的彼得还不动声⾊地利⽤酒精之⼒帮助学⽣在⽆意识中克服了考试恐惧症;当他们路遇纵酒狂欢的毕业班时也依然可以毫⽆顾虑地加⼊其中忘情共舞……


汤⽶的⾃杀为主⼈公们的荒唐贡献了必然的悲剧意义,同时也以⽣命为代价为他们点亮了归途,其实换个⾓度看,不归,也是⼀种归途。


在临近结尾⼀处,我有些莫名其妙地流下⼏⾏眼泪,那是⾛出迷失的马丁在⽤短信与妻⼦对话——


“我想你了。” 

“我也想你……很想。”

“我想是汤米在鼓舞着我们。”

“我也这么想。”


流泪⼤概与电影⽆关,我只是忽然想起了⼀些朋友,想起了⼀些还没来得及喝下的酒。


文 | 秦柯  编 | 罗玉婷  制作 | 暖阳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


往 期 好 文 推 荐




都看到这里了 不妨点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